星辰之境 |
我參加了一場名為《星辰之境》的沉浸式課程,短短一天,卻像走了一場內在的朝聖之路。
這篇文章是我親身參與後的完整心得,包含課程內容、金句摘錄與深刻反思,希望也能成為你生命的一束光。
⭐ 開場的第一感受:從指引開始,就知道這是一場被「好好對待」的旅程
在活動開始前,我陸續收到多封邀請函。雖然裡頭用了不少術語,但閱讀起來不會有距離,反而多了一份神秘與儀式感。
當天一下捷運站,路上滿是拿著指引牌的工作人員,讓我立刻安心。
這份用心與清晰動線,讓我感受到:「我來對了。」
人潮湧動,我的內心也開始澎湃──或許,是我一直渴望的問題,終於有機會面對了。
🔍 三大靈魂拷問,打開自我對話的入口
課程從三個靈魂拷問出發:
-
你是誰?
-
你從哪裡來?
-
你要到哪裡去?
以及,最重要的一句:你想活出什麼樣的人生?
這讓我意識到,這不只是一場課,而是一個能「探問自己生命本質」的空間。
🌌 星辰、星河、星忙:三個象徵人生狀態的隱喻
課程中,我第一次聽到這樣的分類方式:
-
星辰 = 人生的方向:不是具體的目標,而是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。
-
星河 = 前進的路徑:每一條你選擇的路,都是星光交織的流動。
-
星茫 = 人生的選擇與節奏:你如何做選擇,是否真的出自自我意識?
「如果你只是活著,那你其實沒有真的在活。」
🎯 人生設計三步驟:方向 × 目標 × 策略
在課程中,講師用一句話重新打開我對人生的理解:
「人生,不只是去完成目標,而是去成為某個人。」
他進一步拆解出人生設計的三個層次:
✅ 人生方向
- 方向不是目標,而是一種引領,幫助你成為想成為的那個人。
- 它像是星辰一樣,遠遠地閃著光,不斷提醒你該往哪裡走。
🎯 人生目標
- 目標是階段性的任務,幫助我們衡量進度、感受成長。
- 每天的努力,都在實現你理想中的人生樣貌。
🛠️ 人生策略
- 策略,是實踐目標的行動計劃。
- 不是空談,而是具體的選擇與堅持。
🌀 人生設計的本質:介於可控與未知之間
在《星辰之境》課程中,講師分享了一句話,讓我久久無法忘懷:
人生 = 設計 + 意外
這句話簡單,卻道出了人生的真相。
我們都希望透過設計去掌控人生、規劃未來,但真正的成長與轉折,往往來自那些「不在預期中的安排」。
他又補充了一段話,讓我深深共鳴:
意料之外的意料之中,
意料之中的意料之外。
看似繞口,卻揭示出人生最核心的狀態:
我們常常在安排中迎來驚喜,也在理所當然中失落。這讓我學會了:計畫很重要,但保留彈性,更重要。
🍔 價值觀漢堡店:用吃的方式認識自己
這段我真的太難忘了!
講師阿金透過「價值觀漢堡店」這個創意橋段,把抽象的價值觀拆解為:
-
上層麵包:信念基礎
-
中間配料:行為與準則
-
下層麵包:呈現在外的選擇
-
醬料:風格與自由搭配
每個人還獲得一組可以自己「客製」的漢堡玩具,象徵我們每個人的價值組合都不一樣。
最後,他們真的端出實體漢堡給我們吃,把理念做成行動,真的讓我印象深刻、感觸良多。
📚 第二階段:三本生命之書,重新設計你的人生
課程進入下半場後,講師提出三本「屬於你的人生書」:
1. 人生使用說明書
明確知道「如何使用你自己」,讓自己發揮最大價值。
2. 人生角色說明書
每個身份(子女、夥伴、工作者…)都值得被認識與定位。
3. 人生計畫書
很多時候,人生的關鍵都在「計劃之外」,但我們仍能透過整理與梳理,找到意義與下一步。
同時也提到「五反」法則:反問、反饋、反思、反觀、反常,成為每日內省的方向工具。
⚠️ 三大錯誤觀念的破除
講師也一語點醒了我:
-
幸福 ≠ 物質與成就
-
忙碌 ≠ 有價值的生活
-
擁有關係 ≠ 愛的保障
這些錯誤定義,讓我們長年疲於奔命,卻始終抓不到真正的幸福。
🌀 三圈模型:影響圈 × 關注圈 × 接納圈
現場還介紹了非常實用的自我管理工具「三圈模型」:
-
影響圈(重要可控):自我情緒、時間分配、選擇權
-
關注圈:他人態度、環境變化
-
接納圈(不重要不可控):外界評價、社群聲量
專注於影響圈,是讓自己不被外界情緒綁架的開始。
🕰️ 今天、明天、後天|時間的三重意義
在課程中,有一段話深深觸動我心:
生與死之間的過程,才叫人生。
這句話點出一個根本:我們以為人生是由很多「將來」組成,但其實,我們真正擁有的,只有「當下」。
講師以「今天、明天、後天」三個時間點,賦予它們新的意義:
-
今天,是行動的唯一時刻。
無論你渴望什麼、想改變什麼,都只能在「今天」發生。 -
明天,是方向與盼望。
它提醒我們活著要有目標、有期待、有熱情。 -
後天,是時間的意義。
它代表了我們怎麼看待過去與未來,怎麼在有限時間中選擇真正重要的事。
💬 郝旭烈金句精選:值得反覆咀嚼的話語
講師郝哥(郝旭烈)在現場分享的話語,簡單卻深刻,讓人反覆咀嚼後仍餘韻不絕。他用許多「你會記一輩子」的語言,把抽象的人生課題說得具體而有力。
以下是我最印象深刻的幾句:
-
我們沒辦法成為我們不知道的角色。
-
我們也沒辦法賺到自己認知以外的財富。
-
想要不一樣、找到不一樣、做到不一樣,這兩個字很重要:願意。
-
有時候不是「想要」就能達成的,常常我們是按照自己活的方式在思考,卻想按照自己想的方式去活。
這句話讓我明白,不改變行為模式,光想是沒有用的。
-
做一件從來沒做過的事,是無法「想清楚」的。
因為你無法用過去有限的能力,去預測你未來無限的潛力。
-
不做不知道,做了才知道。
-
人脈,從來不是你認識多少人,而是你幫助過多少人。
-
不要當一流人才,要做三流人才:
-
留白給自己
-
留空給他人
-
留心給彼此
-
-
一切的改變,都從「願意」開始。
當你願意,生命就會出現不一樣的遇見;
你將少一些成見,多一些「看見」。
-
不做,你會想一輩子;做了,你會講一輩子。
星辰之境 |
這場課,讓我重新定義了什麼叫做「成功」:
成功 = 用你想要的方式去實現自己的人生
我學會了:
-
與自己對話,而不是逃避
-
看見內在的渴望,而非只是回應外在期待
-
願意改變,也願意慢慢來
💡 最後的心得:
只要你願意,任何時候都可以開始。
你可以改變,也可以維持現狀,
期望你成為那個你一直期望的樣子。
期望我可以成為那個我期望的樣子
我拿著活動給我的小禮物,心滿意足的回家,或許有些東西我還沒有答案,但我相信,我可以好好地走這趟人生旅程。
🧳回家的路上,我帶走了比答案更珍貴的東西
星辰之境 |
或許此刻,還有很多問題我沒有答案,很多方向我還沒走清楚,
但我心裡卻多了一份篤定——
我可以好好地走這趟人生旅程。
因為《星辰之境》讓我明白:
-
有些迷惘,本來就無法立刻解開;
-
有些方向,不是靠找答案,而是靠「願意」一步步走出來。
這趟旅程的終點,不是變成更完美的人,而是更真實的自己。
留言
張貼留言